周末补贴“战火”平息配资操盘开户,行业回归理性竞争
角逐“下半场”,即时零售谋“共生共赢”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实习生王子衿
8月9日下午,在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某知名咖啡连锁店内,3名店员正有条不紊地制作饮品。虽然“您有新的订单”的提示音此起彼伏,但顾客仍然可以悠闲地坐在空位上品尝咖啡,店门口也不再聚集焦急等待的外卖骑手——这与一个月前的爆单景象形成鲜明对比。
随着市场监管趋严与行业自律加强,始于7月初的“外卖补贴大战”已经偃旗息鼓,但关于即时零售的思考并未停止:当资本驱动的订单热潮退去,行业如何在市场扩张与商业共赢之间寻找破立平衡?
补贴退潮后的理性回归
8月9日下午,记者打开几大外卖平台。美团“拼好饭”频道推出“6.9元吃大牌”的促销活动,最低3.9元能喝到一杯“家门口”的奶茶;淘宝闪购弹出“9张共136元外卖红包待使用”的提醒,2元的奶茶、2.3元的鸡翅、6.9元的单人麻辣香锅套餐颇具吸引力;京东秒送频道的“百亿补贴”宣传依然醒目,平台送出“满30减24”“满30减20”等好运券。
不难看出,相比此前的“疯狂星期六”,目前补贴余波犹在,但极端优惠已消失。7月初,几大平台掀起补贴大战,“0元购”“1毛购”“1元购”遍地开花。7月13日凌晨,美团宣称,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,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.5亿,较一周前的1.2亿更上一层楼。淘宝闪购紧随其后宣布,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下新高。
然而,数据狂欢背后,商家却陷入“不参与没流量,参与就亏钱”的困境,外卖平台同样利润承压。7月15日,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,呼吁“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”“坚守经营底线”“守护行业生态”。7月18日,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3家平台企业,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,理性参与竞争,共同构建消费者、商家、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,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。8月1日,美团、淘宝、饿了么、京东先后发布声明抵制无序竞争配资操盘开户,积极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。
嘉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